清华同衡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

DEPT.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

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
  • 首页

  • 所概况

    • 所简介
    • 获奖信息
    • 核心业务
  • 项目展示

  • 联系我们

more

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

  • 节能视角下城市居住用地最优容积率研究
  • 我院历史名城所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...
  • 大数据与公众参与——独克宗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微信...
  • 节能视角下城市居住用地最优容积率研究
  • 我院历史名城所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遗产记...
  • 大数据与公众参与——独克宗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微信...
more
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
  • 同衡遗产中心新员工入职培训大起底

  • 福州三坊七巷“2015年度亚太遗产保...

  • 喜报!清华同衡规划师在2025年度中...

  •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| ...

1234
  • 【喜报】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...
  • 住建部—清华同衡规划院—清控人居遗产院《中国传...
  •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首届“城市复兴发展论坛”在成...
  • 习近平: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——...
  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街区学部成立暨第一次会议...
  • 【喜报】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...
  • 住建部—清华同衡规划院—清控人居遗产院《中国传...
  •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首届“城市复兴发展论坛”在成...
  • 习近平: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——...
  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街区学部成立暨第一次会议...
推荐项目Project
  • 独克宗古城火灾恢复重建民居恢复与改造...

    “独克宗古城火灾恢复重建民居恢复与改造建设规划”是在独克宗1•11火灾发生后,由我院名城所、昆明理工...

  • 济南大明湖东扩工程规划设计( 201...

        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,历史城区北部,素有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美誉。大明湖东...

  •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重点地...

    福州市“三坊七巷”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,目前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。登...

  • 湖南通道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

   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端,湘、黔、桂三省交界处,侗族人口占县城总人口的78%,是我...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项目案例 / 正文
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
2016年11月23日    清华同衡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研究所

所属分类: 城镇(街区)保护规划

项目地点:广东省

设计单位: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

项目负责人: 张杰

参与人员: 张捷 张飏 霍晓卫 温春阳 许险峰 陈昌勇 王磊 唐宏涛 邵磊 禤文昊 曹胜威 谭宇文 梁庄 谭国昭

完成时间:2014年

图片展示
项目简介

本项目荣获“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”(城市规划类)一等奖

广州,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,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

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,这里的“百越”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,而“楚庭”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。

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,汉唐以来是海上“丝绸之路”的始发港,清朝闭关锁国时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,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。

《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是广州第一版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,于2003年启动至2014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,经过11年的探索,系统建立了广州的名城保护体系,明确了广州名城保护的基本方向,是指导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。

规划提炼出9大核心价值,确定了“历史悠久古都城、岭南中心文化城”等9大保护主题,树立了广州的名城形象。提出全面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价值特色引领、5个层次的保护内容。

01广州市特色空间格局与风貌示意图.jpg

广州市特色空间格局与风貌示意图

02广州历史城区保护结构图.jpg

历史城区保护的空间战略:“一城两带多区”

03广州历史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图.jpg

历史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图

规划见证了11年来我国名城保护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,具有探索性、现实性、社会性、制度性四大特点。

探索性——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规划的编制体系,规划成果先进

规划是我国探索名城保护规划的实践之一,在2004年建立的保护体系,已纳入相关条例和办法,主要有三个方面:

一是先行建立了整体保护的观念。规划提出以自然景观主导、线性文化遗产串联、主题聚集区凸显、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“整体保护”思想。

二是先行确立了“价值特色”引领的先进保护理念。规划提出以“价值特色”统领各项空间要素规划的观点。

三是完善传统名城保护体系。在“历史文化名城、历史文化街区、文物保护单位”的基础上,补充“市域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两个层次,建立了五个层次的完整保护体系。

此外,规划在2004年提出的格局、街巷、水系等要素以及历史地段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和方法,已成为国内名城保护规划的普遍做法。

现实性——创新规划技术方法,解决规划管理的现实难题

规划针对保护与发展的矛盾,强调保护规划实施与管理挂钩,体现在四个方面。

一是推动历史城区职能重大转变。规划提出并引导了太古仓码头仓储物流用地活化利用、十三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外迁等方面的转型实施,从根本上解决广州名城保护的巨大压力。

二是创新历史城区的划定方法。“历史城区”的概念在2004年还不明确,规划先行提出了“历史格局+现状评估+风貌评价”的综合划定标准,清晰划定界线,是国内较早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和控制的示范性研究。解决了长期以来旧城开发项目是否纳入保护审批要求的争议。

04广州历史城区研究范围内空间格局要素分析图.jpg

历史城区研究范围内空间格局要素分析图

05广州历史城区范围图.jpg

历史城区范围图

三是创新解决建筑控高的历史难题。为确保历史城区建筑高度“控制在30米以下”,规划通过“技术评估+经济评估+行政影响评估”,历时4年,逐项排查所有审批项目,最终明确了历史遗留问题的五项处理原则,通过赎回开发权等方式,坚守住了建筑限高的底线。

06广州历史城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图.jpg

历史城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图

四是创新功能复合的保护方法。规划结合防灾、休闲的需求,成功引导了历史水系恢复,突出表现在时任胡锦涛总书记、温家宝总理曾表扬的东濠涌整治、荔枝湾涌的“揭盖复涌”工程。

社会性——与社会各届互动,确保规划的科学性

规划从两方面唤起广州全社会参与名城保护的意识:

一是广泛吸纳社会各届的意见。规划落实了广州2003年以来,3届市政府建设“世界文化名城”的愿景,纳入了考古、文物等知名专家关于完整保护地上、地下文物的严格要求,吸收了市民关于改善生活环境的真切诉求。在社会宣传中,委托广告公司专业运作,发放简易读本,举办“专家访谈会”“共同规划日”和现场咨询活动,吸引公众、主流媒体长期关注和报道。

二是发动社会民间保护组织。编制期间,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、河南地小组、“古粤秀色”等民间组织自发成立,参与到名城保护工作,例如西关恩宁路,在民间呼吁下,被列为广州第23片历史文化街区,粤剧名伶旧居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。

制度性——与制度建设互动,确保成为依法行政的可靠依据

规划利用广州市地方立法权,在推进保护制度建设中检验规划。

一是实行严格的组织制度,确保严肃性。包括:市长亲自指导和协调部门工作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住建部总规划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规划论证,近20次正式征集、协调部门和区县意见,持续就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等专项内容,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。

二是同步指导名城保护工作,在实践中检验。规划编制期间,参与审查陈家祠、大小马站书院群等全市重点保护项目,结合其中土地、风貌、交通控制等问题,完善规划内容,降低实施风险。

三是参与制度建设,校正规划成果。包括协助制定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》、《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》、《历史城区建设项目遗留问题规划处理方案》、《第三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组成及议事制度》,把核心内容纳入规划。

实施成效

规划在全面梳理资源并建立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基础上,在规划编制中就起到了协助完善保护立法、指导规划管理工作的作用:规划促进了广州名城保护制度建设,出台了三个管理文件,重新修订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;促进了民间保护力量的发展,自发成立了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、广州河南地小组等民间保护组织;指导了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和骑楼街整治等专项规划、历史地段和保护性建筑的保护规划。

规划还从五个方面,具体的规划实施工作:综合整治工程,包括沙面综合整治、黄埔古港整治等。骑楼街整治工程,包括西关骑楼街、中山四路骑楼街整治等。活化利用工程,包括TIT创意园、十香园环境改造等。历史问题处理,已公开收回大元帅府万科开发项目等3宗历史项目。全市专项工作,包括历史建筑普查、“美丽乡村”建设,在全市城乡开展保护行动。

关于我们 | 组织结构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-25层 邮编:100085 电话:010-82819000 备案序号:京ICP备 05030709号-1

顶部

微博

微信